最新策划
最新策划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策划
 
苏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  日期:2022-11-01    点击:1550  ] 【返回】

苏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扛起“两争一前列”新使命、引领全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苏州将全面迈入服务经济新时代,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重点聚焦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构建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依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苏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一、服务业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苏州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推进服务业向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呈现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

服务经济实现双跨越。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0588.5亿元,首次迈上万亿台阶,位居全国第八,年均增长7.0%,高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5%,较“十二五”末提高4.1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重达70.6%,较“十二五”末提高6.7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税收1844.5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616.8亿元,年均增长12.3% 

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占比稳步提升,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51.2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54.3%。“十三五”期间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速达28.5%,成功创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金融业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前十。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苏州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落户全国地级市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专栏1: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系列政策

政策体系激发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活力,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评全省“生产性服务业成效明显的地方”,获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25家。

从面上推进来看,出台《关于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苏府办〔201972号),明确九大重点发展领域,全市十个板块分别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方案。

从点上突破来看,出台《关于苏州市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的若干意见》(苏府规字〔20205号),力争通过3年培育60家左右苏州自主品牌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

从聚焦落实来看,出台《关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发展的两项重点政策和十项重点举措》(苏府〔202085号),将企业贡献和人才奖励的范围延伸覆盖到生产性服务业九大重点领域。

从绩效激励来看,出台《苏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办法(暂行)》(苏服务组办〔202015号),激励各地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专栏2:“十三五”时期苏州服务业主要行业发展概况

1.科技服务。2020年,科技服务业实现收入1593亿元,拥有中科院共建创新载体全国总数的20%,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93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8家,入选国际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创业类人才总数保持全国第一。

2.文化创意。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交易额达384亿元。

3.信息技术服务。202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达1727.3亿元。

4.旅游服务。202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820.4亿元。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吴中区创成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5.现代金融。2020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77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5165.7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34195.8亿元。

6.商务服务。2020年,完成服务贸易进出口额215.3亿美元,总额居全省第一。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7.电子商务。2020年,限额以上批零业网上零售额增长26.4%。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8.现代商贸。202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1.9亿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093.3亿元。

9.现代物流。2020年,物流总费用2741.7亿元,苏州港货物吞吐量55407.7万吨,保持世界内河第一大港地位,入选省级重点物流企业61家、省级重点物流基地18家,省级示范物流园10家,总数均位居全省第一。

10.社会服务。“十三五”期间,累计建成29个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健康苏州掌上行”服务平台被国家卫健委列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11.检验检测。“十三五”期间,建成“苏州制造”品牌国际认证联盟、苏州认证服务中心。苏州工业园区获批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吴中区获批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

12.知识产权。2020年,苏州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建成全省唯一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设立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13.人力资源。2020年,人力资源产业规模超过920亿元,连续10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14.节能环保。2020年,节能环保总收入达到47.8亿元,建成节能环保绿色创新联盟、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

15.养老服务。“十三五”期间,全国率先探索建设“虚拟养老院”,获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等次。

创新驱动提速前行。落户10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入选首批5G网络国家试点城市,获准创建省首个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获批人民银行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数字人民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等三项数字金融领域创新试点。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2年居全省首位。获批首个省级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数字交通示范区。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82家。

产业融合成效显著。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张家港市入选“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国家建设名单,获评省级“两业”融合企业、区域、集群37家,位居全省第一。入选首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服务业和农业深入融合,打造太湖休闲、田园采摘、民宿体验等特色乡村旅游线路,推出“阳澄湖”“浅水湾”“水八仙”等知名电商品牌。服务业内部融合加快,创新打造“君到苏州”文化旅游总入口,形成一批文化、科技、信息、旅游相互融合的服务业新业态。

专栏3:服务业创投引导基金

“十三五”期间,苏州市服务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增至1.7亿元。截至2020年底,引导基金共募集11支子基金,合计认缴总规模44.65亿元人民币,放大财政投入资金27倍。11支子基金共投资服务业项目173个,其中苏州项目44个,投资总额7.3亿元,投资领域主要为互联网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软件研发设计等。

空间布局彰显特色。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迅速提升,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西部科技生态片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示范区启动区等现代服务业板块提速发展。副中心城市加速提升,昆山获批全国金融改革试验区,张家港特色专业市场建设位居全国前列,苏州(太仓)港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常熟制造业服务化提速。农村服务业不断夯实,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加速发展。

集聚载体日臻完善。服务业集聚区质态进一步提升,拥有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96家,其中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2家,位居全省首位。苏州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批“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吴中区获批江苏省首家以检验检测产业为特色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在全省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

龙头企业加速培育。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81家、科创板企业20家,分别位列全国第五、第三。12家企业进入中国服务业500强,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总数保持全省第一。总部企业179家,累计引进和形成具有地区总部特征或共享功能的外企达330家。标准化战略实现新突破,新增国际标准11项(其中主导发布5项)、国际专业标准化工作组召集人3个。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相城区、常熟服装城、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省“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获批建设并实现良好开局,中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成功获批,昆山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德(太仓)创新合作加快推进,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口岸建设稳步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苏州市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情况和问题。服务业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高端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性服务业供给相对不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度需要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尚未形成先发竞争优势。品牌标准化步伐需要进一步提速,本土企业品牌培育有待增强。市场主体引育有待进一步强化,具有全国竞争力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数量相对不多。

(三)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全球经济格局将深度调整,我国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苏州服务业处于转方式、优结构、调空间、换动能的关键期,苏州服务业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从全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变,全球产业布局和服务分工深度调整,高端服务业竞争更加明显。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迅速提升,服务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鲜明特征。国际环境新变化既对巩固提升苏州开放强市地位,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带来较大挑战和困难,也有助于苏州用好中新、中德、中日等对外开放金字招牌,加快自贸区苏州片区等高能级载体平台建设,深度融入全球服务经济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

从国内看,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服务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对苏州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助于加快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从区域看,长三角一体化、苏锡常都市圈、苏通跨江融合发展等区域战略高起点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大功能平台加快建设,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苏州南站等重大基础设施谋划建设,服务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肩扛打造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历史重任,苏州服务业发展既面临“前有标杆、侧有强兵、后有追兵”的现实压力,同时也为苏州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服务业区域合作、协同创新、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区域服务力、影响力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苏州制造”品牌打造及扩大内需战略落实,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重点突出数字赋能型服务、知识驱动型服务和消费导向型服务三大方向,加快推动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将苏州建成全国重要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形成新兴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数字引领、创新发展。集聚全球一流创新资源,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积极抢占数字产业化制高点,全面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数字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力培育新动能。

跨界融合、协同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鼓励不同功能板块服务业集聚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形成特色彰显、优势互补、功能协调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以人为本、品质发展。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扩大优质文化供给,提升标准、质量、品牌核心竞争优势,推动多元化高品质发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全面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深度对接国家战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开放型服务业发展新优势。

(三)发展定位。

按照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瞄准国际国内最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高效率协同。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全方位推进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为“苏州制造”战略品牌提供强大支撑,在制造服务业发展上争当表率。

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提升。以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为引领,培育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质量,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在“苏州服务”上争做示范。

服务经济高质量集聚。放大苏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国家试点城市作用,聚焦数字贸易,提升新兴服务出口比重。聚力打造自贸区建设的苏州样板,推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高水平开放格局,在开放创新上争做先行试点。

(四)发展目标。

总量规模。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超过14000亿元,服务经济在巩固中不断提升。

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能源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8%左右,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特征更加突出。

贡献份额。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税收贡献和就业贡献份额稳步增长。到2025年,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左右。

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4%左右,省、市服务业领域领军企业数量达80家。

竞争实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总部企业和知名品牌,到2025年,累计评选苏州市总部企业300家,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8%左右,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增强。

1:苏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

现状值

2020年)

规划目标

2025年)

总量规模

1

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规模(亿元)

10588.5

14000

2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7

高于GDP增速

产业结构

3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

54.3

58

4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8以上

贡献份额

5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1.8

53

6

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比重(%

50.2

53

7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

40

创新集聚

8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

3.7

4左右

9

省、市服务业领域领军企业数量(家)

80

10

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家)

40

竞争实力

11

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

6.69

8左右

12

苏州市总部企业数量(家)

179

300

 

三、重点领域

(一)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发展。

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能力,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金融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九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进一步增强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竞争优势。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5G通讯、超算、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深度发展,打造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高地。到202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

推进软件信息服务载体建设。以新技术推动新基建升级,加快物联网、传感控制、地理信息、大数据及超级计算等发展,推动智能传感器网络、窄带物联网络、近程通信网络和5G网络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关键工业软件的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加快建设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与体验推广中心。大力发展信创产业,打造全国信创产业发展高地。放大江苏省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等平台的功能效应,重点推进国家级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建设,创新“区块链+服务”模式,打造面向数字人民币流通、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典型示范应用场景。打造全国标杆性的“5G+车联网”先导区、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进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试点。建设市级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加快CIM平台建设,推进北斗云服务在苏州的多行业试点应用。

推动数字信息产业化发展。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基于龙头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融入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培育国内领先的本地基础共性平23家,创建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23个。支持超大规模开放算力平台等新一代计算设施建设,加快布局大数据资源平台和数据训练集,重点发展数据加工分析、数据安全保障、数据流通交易等大数据服务,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以“昆山+工业园区”为核心的超算中心建设,探索建立产业大数据交易中心,力争将苏州建设成为大数据助力转型升级示范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应用试验区。支持苏州(相城)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争创省级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推动示范应用落地,打造自动驾驶场景城市。

2.研发设计。

培育壮大研发设计服务主体,构建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的高新科技服务体系。到2025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推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资源的对接,推动重大原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努力在重点领域成为全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引领区。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倍增工程和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工程”,加速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发展。开展科技攻关专项行动,力争形成一批国产化替代的原创成果。

加快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精尖”技术创新领域,以太湖科学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昆山未来城等科创策源中心节点为重点,加快规划建设国家级高水平实验室。大力推进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长三角量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苏州氢能产业创新中心等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等建设,支持一体化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环大学科创生态圈,促进科技、教育和产业深层次融合。引导第三方龙头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着力发展设计服务。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广告设计、时尚设计等业态,培育发展全过程设计咨询服务,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开展多层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创新研发载体,积极争创优秀工业设计产品奖。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时尚消费品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专业研发设计服务企业,打造一批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知名设计企业。

3.金融服务。

着力打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数字金融创新、产业资本集聚、金融开放合作的标杆城市,到2025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全市域、全领域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建设完善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体系,集聚一批数字人民币生态圈企业,发挥人民银行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长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作用,积极创建全国领先的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全国数字金融创新标杆城市。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着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推动金融科技企业集聚发展。着力创新优化金融服务路径,积极发展区块链金融、知识产权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行业业态。探索公募REITs、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服务模式。积极发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打造“保险+物联网”苏州模式。加快东沙湖基金小镇、苏州金融小镇等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区建设。

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争取进出口银行在苏州设立分行。支持发展离岸保险业务,鼓励设立市场化海外并购专项基金,支持五项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创新试点扩面增效,推进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等金融开放业务试点。加强自贸区金融创新,拓宽资金跨境通道。扩大中新、昆台金融合作,加快推进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4.检验检测认证。

加快检测技术、产业形态、商业模式等创新应用,提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能力。到2025年,打造成为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集聚发展高地。

鼓励具备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上市,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品牌机构和认证机构。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参与制定国际、国家等检验检测认证体系技术规范及合格评定技术标准,按照国际规则开展认证结果和技术能力国际互认。发展“智慧检测”,探索建立线上线下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检测与合格评定中心等,大力推进苏州国家质量基础NQI)基地建设。打造全国检测维修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5.知识产权服务。

着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打造高端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到2025年,力争率先高标准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市。

进一步扩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规模和业务领域,提升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服务能级,努力创建国家、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加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载体建设,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形成覆盖全市、贴近基层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拓展预警分析、管理咨询、战略制定等高端服务业态,推进知识产权整体解决方案和综合咨询服务发展。积极招引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户,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领军企业,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成立苏州市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挥“知识产权+”优势,构建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

6.现代物流。

以智慧化、共享绿色化为目标,全面推进现代物流体系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全国智慧物流发展示范区。

打造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功能,高水平建设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苏州港深化改革,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和市内全域一体化。太仓港区为苏州港核心港区,以发展集装箱为主,兼顾大宗散货、件杂货;张家港港区以大宗散货和临港产业为主,兼顾集装箱、LNG清洁能源;常熟港区以临港产业为主,兼顾件杂货、大宗散货和集装箱,推动苏州港总体形成完整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把苏州港建设成为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深度参与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共建,在苏州规划建设民用运输机场。

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研发与应用,聚焦智能仓储、无人配送、物流集成服务等重点领域,鼓励发展数字云仓,推进物流产业一体化、智能化发展。推动物流企业转型为具备数智化社会供应链能力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借助数字化能力,提升供应链效率,进一步降低苏州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支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快捷物流、精益物流等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断提升苏州多式联运中心功能。推动物流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提高面向制造业供应链协同需求的物流响应能力。

加快物流载体平台建设。重点推进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陆家浜铁路货场等项目建设,推动苏州北站与上海虹桥站共同打造国家级高铁枢纽。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强化资源整合和运营管理创新,推进京东物流智能发展研究院建设。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国际物流和供应链企业,引导物流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物流全链条服务商转型。

7.商务服务。

持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提高楼宇经济功能品质和产出效益,打造一批纵向布局、垂直集聚的新兴服务业高端楼宇,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创新经济、税源经济、专业服务、会展经济等,促进商务服务业高端发展。到2025年,打造成为全国商务环境最优城市。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构建以高端现代服务业和IAB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总部经济集群,打造总部经济集聚高地。聚焦引育央企第二总部和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鼓励现有总部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并购重组、增资扩产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本土总部企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总部基地。更大力度引进和培育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推动机构落户与贡献落地“两同步”,打造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知名外资总部经济特色集聚高地。

积极发展专业服务。聚焦管理咨询、法律服务、评估服务、会计税务、广告传媒等专业服务领域,鼓励国际、国内知名专业服务企业和其分支机构落户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服务领军企业,加速培育一批支撑创新集群发展的高端专业服务集群。推进品牌律师事务所培养行动计划,鼓励国内优秀法律服务机构落户苏州,建设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产业园,打造现代法律服务业标杆城市。积极培育本地优质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为全国性大型事务所,到2025年,力争在苏全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含分所)累计达35家。协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打造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协作区。

加快发展会展经济。深入推进虹桥—相城沪苏合作商务会展区建设,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境内外专业组展机构、国际品牌重要展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会展行业与上海虹桥加强对接。

8.人力资源服务。

精准连接人力资源供应端与需求端,为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到2025年,打造成为全国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新高地。

大力推进人力资源载体平台建设,更高标准推进中国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大力支持工业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长三角(汾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载体提档升级。着力构建人力资源服务业全产业链,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推进灵活就业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做精做强人力资源服务品牌,重点培育一批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大力引进国(境)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品牌,鼓励本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开拓国际市场。

9.节能环保服务。

推动碳中和碳达峰,创新节能环保服务模式,促进节能环保服务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打造成为全国节能环保服务高地。

鼓励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能效测试、节能监测等节能服务业,开展能源审计和工业节能诊断,继续推进“碳交易”等市场化节能机制,推动节能环保服务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发展系统总承包节能服务业,创建“一站式”整体节能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环境投融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排污权交易、环境物联网等环保服务业,支持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环境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创新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加快培育一批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咨询服务、推广应用的服务机构。

(二)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高品质发展。

顺应生活方式转变和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现代商贸、现代旅游、健康服务、培训服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生活需求。

1.文化产业。

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聚焦动漫游戏、影视、网络文化等细分行业,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体育、商贸、会展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构建具有苏州文化特点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弘扬创新文化资源。拓展创意设计、工艺美术、数字文化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培育发展数字创意、网络视听、网络原创出版等新兴领域。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扩展项目申遗和江南水乡古镇申遗,深化“百园之城”“百馆之城”“百剧之城”建设,实施苏州园林文化弘扬创新工程。推出“江南名人轶事”“运河十景”系列主题节目,推动评弹、昆曲等地方特色文化进酒店、进景区、进特色街区。完善设计研发、制作生产、销售推广等产业链条,擦亮“苏工苏作”金字招牌。

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动苏州文化场馆、文娱场所、景区景点、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着力打造全国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引领区。依托全市电竞产业园、电竞场馆等载体,大力发展游戏直播、电子竞技、云游戏等新业态,引育国内外龙头骨干电竞动漫企业、赛事运营企业,加强动漫IP打造与动漫衍生品综合开发。

打造文化产业平台载体。积极引进国内外头部文化企业、平台型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技术研究院等。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龙头骨干文化企业,推动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实现翻番。加强雕刻、苏绣、缂丝、木作、扇、明清家具等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与培育。支持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旅游休闲。

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到2025年,打造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构建多元化现代旅游产品体系。聚焦遗产文化旅游、苏式会奖旅游、水乡休闲度假等,开发文博欣赏、特色演艺、夜游、水上游览等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构建全域旅游产品体系。高标准打造以“运河十景”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景点,建成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

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做深文旅融合,支持利用古建古宅打造品牌精品民宿,开展国家、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商旅融合发展,支持古城、环金鸡湖、环太湖等重点区域发展会展会奖旅游。高质量推动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提升工业旅游品质,构建可学、可娱、可购、可闲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做强农文旅融合,重点打造一批高品质乡村旅游集聚区。

大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构建“快旅慢游”空间交通体系,打造“个性交通”短驳交通系统。积极建设苏州市智慧文化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打通与其他智慧平台的互联互通,建成旅游服务总入口平台、完善微信客户端官网平台,统一景区、旅行社、酒店的数据接口,实现“一站式”自助游。通过“苏州好行”“城市微旅行”“苏州通转转卡”等平台,推出特色文旅线路。

3.现代商贸。

培育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推进现代商贸业升级改造步伐,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推进苏州市商贸业的数字化、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000亿元左右。

提升商圈国际竞争力。培育苏州商贸品牌,推动老字号企业品质升级、文化升级、品牌升级,提升苏州“购物天堂”美誉度。强化苏州中心等城市综合体的高端消费定位,开展重点商圈商街数字化营销试点,打造接轨国际的世界级商圈商街。

推动商贸业跨越升级。着力引培高端大型品牌连锁商贸企业,支持发展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绿色零售等新零售。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完善首发经济制度环境,加强引进首店、概念店、体验店、定制店等新兴消费运营主体,打造首店经济示范地标,提升城市商业能级和品质。大力发展线上商贸,促进商业数字化转型,支持线上平台和重点商圈商街开展合作。持续推进直播电商新业态发展,打造长三角直播电商集聚区。

优化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完善综试区工作推进机制,强化政策保障体系,优化跨境电商营商环境,鼓励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新零售”等新模式、新渠道,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力争在跨境电商业务规模及业态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4.健康服务。

继续实施健康苏州系列行动计划,推动苏州健康服务业规模发展、集聚发展和创新发展。到2025年,全面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

大力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康复保健、健康评估等业态,积极发展心理健康、病媒控制等多样化健康服务,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管理服务。鼓励设立中医特色康复馆或疗养院,加速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健康服务业融合新平台。扩大“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覆盖面,推进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建设,培育壮大健康服务新业态,支持大型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建设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拓展互联网医疗挂号、互联网联合会诊等智慧健康服务新模式。积极与上海周边等地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实现远程诊疗。优化体育服务业、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高端制造业等体育产业结构,创新体育消费新场景,挖掘和释放体育消费潜力,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体育与商贸、教育、文旅、健康等业态融合发展,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

5.培训服务。

规范培训服务内容,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完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到2025年,形成多层次的培训服务体系。

提升培训服务供给水平。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完善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增加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提升艺术体育等非学科类培训水平。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研发、软件、服务外包等重点服务业领域高级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技能型人才培训,支持苏州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建设。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推动在苏高等院校与本地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设立创新共同体,高质量实施产教融合合作项目。

6.养老服务。

全面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到2025年,确保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

强化基本养老服务,拓展医疗护理、康复陪护、紧急救助、旅游度假、精神慰藉等多样化、多层次服务。培育发展跨区域异地养老,鼓励旅居养老、医养融合等新模式,探索个性化定制家庭养老模式。深化智慧养老模式,提质升级虚拟养老院。发挥市属国资康养集团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全市养老产业发展。支持集团连锁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品牌复制推广,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的建设运营,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兴办中低高档型、特色型医养结合机构。协同推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深化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试点,积极探索开放名医工作室准入、沪苏顶级医院联办,积极推行跨区域养老。

7.家庭服务。

加快建设专业化、网络化、规范化、品牌化的家庭服务体系,到2025年,实现社区高质量家庭服务全覆盖。

创新家庭服务业态模式。鼓励发展园艺、收纳、保健、心理服务、婴幼儿照护服务等新业态,拓展家庭管家、家庭病护等特约、定制类高端服务,培育发展智慧家政、家政电商等新模式。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优先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培育家庭服务市场主体。引进大型家庭服务平台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依托品牌优势,实现跨区域连锁化、品质化发展。支持苏州有条件的家政龙头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和首席技师工作室。提升家庭服务水平。实施家庭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和职业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建设苏州家政服务业产教联盟、家政服务实训基地,加快建设家庭服务及交易公共平台。

四、空间布局

以集聚发展、特色发展为核心,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的服务业梯次发展结构,着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城市整体服务功能,打造高度集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的服务业空间形态。

(一)总体空间布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发展理念,统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聚焦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板块廊道特色发展,形成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一环两轴四带”的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

1.一环——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环。

突出中心城区“环”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沿着内环、中环优化布局科技创新走廊、特色服务业载体、新型消费业态、文化创意园区等产业资源,持续提升“环”对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加快汇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集聚功能。以“环向”聚合为支撑,串联环线区域联动协同,推动数字经济、科创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数字金融、现代文商旅等特色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共同构筑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苏州城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环。

2.两轴——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轴。

沿沪宁发展轴。联动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姑苏区、昆山市区和太仓市等板块,打造以创新为引领,“两业融合”为特色的东西向现代服务业发展轴。衔接苏锡常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建设,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为依托,聚力发展科学研究、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全产业链工业设计、绿色集成管理等新业态。

沿通苏嘉发展轴。联动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张家港市和常熟市,打造以错位竞争为基础,协同发展为特色的南北向现代服务业发展轴。以跨江融合发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速苏州北、苏州南高铁经济发展,联动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带、浙江杭州湾大湾区重大区域战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休闲、创新创业等产业,特色探索在线教育、飞地研发、离岸创新等新模式。

3.四带——现代服务业特色发展带。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商务+总部)。把握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机遇,打造国际化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抢抓苏州与中国商飞战略合作新机遇,支持苏州(太仓市、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加快布局“设计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适航验证体系”,推动苏州企业加快进入航空航天产业链。以空客中国研发中心成立为契机,促进长三角航空和氢能源相关供应链资源相互结合,推动航空航天业脱碳进程。深化昆山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等载体建设,在商务会展、服务贸易等方面加强布局。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探索按规定申请增设虹桥国际机场免税购物场所,积极争取和探索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

沿长江发展带(物流+贸易)。联动张家港市、常熟市和太仓市的滨江地区,联通上海、南京、重庆等沿江城市。加快北沿江高铁、过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港口码头和集疏运体系配套,探索“国际物流+跨境电商”“多式联运+综合保税”等新模式,强化与上海港、长江各内河港物流联系,高水平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宝山—嘉定—太仓、苏通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服务业发展,合力共建沿江接科技产业创新带。大力发展港城经济,提质升级社区服务、商贸服务、养老服务等服务业态。

沿太湖及吴淞江发展带(科创+生态)。以太湖新城为依托打造科创服务中心节点,以太湖科学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昆山未来城为依托打造科创策源中心节点,以离岸15公里左右的重要产业园区为产业创新集群节点,形成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协同紧密的“一心多元”科创功能空间节点体系,整体构建成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重要协同枢纽。积极探索“科创+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加快发展生态文化经济,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系统整合提升沿湖沿江各大滨水旅游功能区,建设具有东方魅力的世界级生态科技文化滨水旅游度假胜地。

沿大运河发展带(文化+旅游)。联动吴江区、吴中区、姑苏区、相城区、苏州高新区等沿河地区,联通杭州、北京等沿河城市,争取纳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样板”。加快建设“数字运河”体验中心,勾绘运河文化+工业物流+都市休闲等“五彩文旅长廊”,精心打造“运河十景”,全力打响“苏式生活、运河人家”品牌。强化民俗文化、江南文化传承发扬,将运河文化融入沿线特色小镇、特色老街、文创园区建设,规划筹建苏州传统工艺展示体验中心,打造更多“打卡胜地”“运河硅巷”。

(二)县域发展指引。

四个县级市结合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统筹上海虹桥国际枢纽北向拓展带和苏州中心城区的关系,围绕重点产业方向,深入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注重发挥服务业在城市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型升级中的地位作用,强化四个县级市的服务经济功能。张家港市统筹深化“两业融合”试点、张家港综保区2.0试点,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等主导优势产业,打造全国知名大宗商品商贸流通基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常熟市大力发展商贸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打响常熟长三角“数字科技、金融科技”品牌,培育商贸服务型国家枢纽承载城市。太仓市全力建设苏州(太仓)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服务业与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建成国家级对德合作平台。昆山市立足制造业创新转型,深化数字赋能、业态融合,全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能效升级、集聚发展,打造千亿级现代服务业集群,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五、主要任务

聚焦数字引领、双向开放、融合发展、主体引育、集群发展等关键举措,打造全国服务经济高质量开放创新先行区,推动苏州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数字赋能引领转型升级。

着力聚焦创新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促进苏州数字经济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创新要素资源集聚,以苏州省级以上开发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基金作用,强化科技创新链条与各类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在引领技术基础研究、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上取得重点突破。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在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九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顶层规划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车间(工厂)诊断服务。鼓励传统IT企业向着数字时代的“数字发动机”转型,持续输出数字能力,助力苏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建设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平台,引导和鼓励持牌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在苏州实施金融科技创新。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文旅、健康、养老、商贸等领域,促进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发展体验式消费、个性需求定制服务等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生活、数字文娱、数字体育等新兴业态,积极发展在线医疗、在线旅游、在线交通、线上办公、直播电商等在线经济。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融合和协同创新,积极打造生活服务业线上平台,引导大型专业市场数字化改造。

 

专栏4:数字化引领行动

数字物流。深入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重点开展智慧物流城市、物流园区智慧化改造、网络货运平台示范、关键物流技术突破、智慧物流主体培育等五大工程建设,扶持“互联网+”平台型物流企业发展,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高供应链全程服务与一体化服务能力。

数字金融。以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等数字金融领域创新试点政策优势,加速集聚数字金融产业发展要素,深入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数字金融创新成果服务实体经济,全力打造数字金融产业创新集群。

数字文旅。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出版产业,重点建设文化IP公共资源分享、数字技术综合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对接平台类项目,打造视频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内容运营中心、未来直播间和潮酷网红打卡地,加快大运河文化带与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

数字贸易。围绕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电子信息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数字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一批具有较强集聚能力的数字服务贸易集聚区(园区),培育一批重点数字服务贸易企业。

(二)实施双向开放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提升苏州服务辐射能力。强化苏州服务业集聚与辐射功能,培育一批跨境、跨区域、辐射带动力强的细分服务业市场。推动总部经济发展,以国内大型企业集团、行业领军企业、高科技“独角兽”企业等为重点,加快引育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管理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促进本地总部企业发展,推进本地企业以苏州为基地建立全球性总部。依托苏宿工业园区、苏州南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等共建园区,发展“飞地经济”,进一步优化价值链空间布局,构建“点对点”服务转移通道。

积极对接主动融入上海。推动空间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的一体谋划,探索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积极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与优质产业项目溢出,推动嘉定、昆山、吴江等沪苏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支持昆山市、太仓市、相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加快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与上海科教资源嫁接融合,在科技成果转化贯通、重大科技平台共享等方面强化合作。

全面对接国家战略构建服务业开放新格局。放大苏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国家试点城市作用,积极争取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高水平开放格局,全面推进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提升“苏新”“苏德”“两岸”等开放平台功能。

(三)推进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打造“两业”融合标杆典型。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与运营管理、融资租赁、系统集成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探索“群对群”(制造业群和服务业群)融合发展模式。超前谋划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创新示范布局,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全球维修中心等服务创新集群建设,提升创新集群服务产业集群的精准度,打造一批“两业”融合标杆引领典型。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努力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示范平台。“十四五”时期,培育打造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20家。

加快推进服务业和农业融合发展。打造供销合作社现代农业成果展示中心、品牌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安全农产品推介展示平台,建设全产业链专家服务系统,打造智慧农村示范村。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做靓特色品牌,开发主题丰富、形式众多的乡村旅游产品,优化太湖休闲、田园采摘、民宿体验等精品线路。

加强服务业内部相互渗透融合。强化苏州服务细分行业交叉渗透,重点推动网络信息服务与传统服务业、科技服务与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与医疗卫生、文化与旅游、物流运输与邮政快递等领域互通融合发展,引导苏州传统特色文化、民俗风情注入旅游休闲、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等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内涵和附加值,促进服务业内部业态的关联度、渗透度和融合度。

(四)引育创新主体增强核心竞争力。

打造高能级总部企业。构建以高端新兴服务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总部经济集群,鼓励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财务中心在苏集聚,打造总部经济集聚高地。聚焦引育央企第二总部和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鼓励现有总部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并购重组、增资扩产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本土总部企业,建设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发挥苏州最强比较优势,以更大力度引进和培育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推动机构落户与贡献落地“两同步”,打造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知名外资总部经济特色集聚高地。到2025年,累计认定市级总部企业300家。

做强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和技术先进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支持有实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围绕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数字产业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和数字化治理领域的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企业。有序引导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在关键技术、数据资源等优势领域细分市场成长为“单打冠军”“独角兽”,鼓励骨干型服务机构向规模集团化、服务专业化、功能体系化发展。“十四五”时期,培育认定省、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80家。

提升企业发展品质。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智能化与数字化标准创新与应用中心”等标准化创新载体建设。开展苏州自主品牌建设,争创首批“江苏精品”,打响 “书香苏州”“苏工苏作”“苏州有礼”等特色品牌,“十四五”期间,培育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0个,培育“江苏精品”品牌10个以上。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完善开放包容、鼓励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系统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最优环境。强化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充分发挥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等平台作用,探索海内外专家柔性引进机制,打造23个数字经济领域高端人才集聚区。

加强重大项目引培。加大招商资源统筹力度,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和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重点招引旗舰型、领军型、补短板、促转型项目,尽快形成产业集聚带动效应。强化项目服务,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过程管理,建立项目落地会办制、跟进服务责任制,排细排实项目建设“计划书”,压紧压实项目推进“全流程”。

(五)引导集聚发展打造产业生态。

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苏州科技城、苏州吴中区检验检测产业集聚区、苏州高铁新城、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强化运营管理机构力量,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跨越发展。以服务功能优化、竞争力提升、空间布局集聚为核心,强化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展示交易等公共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集聚区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加强集聚区之间协同联动发展。加强集聚区联合布局、共享相关研发中心、孵化创新空间,鼓励建立服务业集聚区联盟,开展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园区、园区和园区之间开展多层次多方式多领域合作,畅通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渠道,共同促进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产业链向两端延伸。

打造一批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围绕数字金融、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区块链、智能驾驶、新型消费等特色新兴服务业态,集聚产业生态,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产业吸引力。依托产业链培育创新链,立足创新链打造价值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研发产业政策、鼓励并购引进参股等方式,着力把“链主企业”做大做强,依托龙头企业打造特色服务业集聚区,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目标。“十四五”时期,累计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40家。

提升楼宇经济发展质效。楼宇经济作为服务业集聚区的一种形态,着力把商务楼宇打造为垂直开发区。持续优化楼宇经济业态结构,提高楼宇经济品质,融入创新经济、总部经济和税源经济,重点引进企业总部和功能性机构、高端商务机构以及高附加值研发设计企业,支持培育一批特色楼宇、专业楼宇、亿元楼宇,打造一批纵向布局、垂直集聚的新兴服务业高端楼宇。

六、实施保障

围绕强化组织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要素配置,做好规划实施的长效保障工作,创新监管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苏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组织机制。

充分发挥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领导作用,加大组织协调力度,贯彻落实国家、省服务业重大战略部署、研究制定我市服务业发展重点政策,协调解决服务业各领域重大问题,推动各县级市(区)政府加强协调保障,强化上下联动、部门横向协同,细化任务实施管理,按年度将主要目标和重大项目分解落实,组织开展规划年度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工作。强化服务业发展责任落实和目标考核,健全督查奖惩激励机制,确保重点领域落到实处。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积极搭建市场主体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平台,打造政企合作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对外交流平台和行业自律平台。

(二)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监管方式,寓监管于服务之中,推广审慎包容监管。优化传统“依条线”“依职能”的监管方式,探索建立由产业、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机制。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沙盒”监管方式,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非现场监管。探索建立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管理制度,推动更大范围内产业协同发展。全面实现企业开办登记“全链通”,完善“一站式”服务、“一网式”办理,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完善“代办帮办”“区域通办”工作机制,建立“联审会办”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项目生成落地和开工建设。完善统计监测评估机制,切实提高服务业的统计数据质量,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撑和考核标准。

(三)优化要素配置。

提高服务业用地效率,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城镇低效用地“腾笼换鸟”、增加战略留白区管理弹性等方式,强化服务业集约高效用地。通过增加混合用地供给、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科学设定容积率指标等方式,支持创新型服务业企业发展。厚植人才集聚优势,实施更有吸引力的国内外人才集聚政策,健全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优化高端人才激励方式,实施更加便利的境外人才从业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苏州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导向,探索财政补贴和市场化投资相结合的扶持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服务业重点领域。积极争取国家、省服务业相关资金支持,优化政府担保基金支持方式,积极利用知识产权质押、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股权质押、商业保理等市场化方式融资,着力提升投融资机构对中小服务业企业的业务规模。

 
上一篇: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新兴服务业高质量   下一篇: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东吴北路28号国裕创新大厦1003室 电话:0512-67079761 67079726
Copyright 2016 苏州中迈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02931号-1